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实验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腿肌群肌力储备的影响

韩国宁;陶雅文;朱征;王迎冬;章明星;席强;周丹;郭义;周鹏;牛鑫;张琳;邱继文;

目的 选取健康青年男性为受试对象,探索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提升健康人小腿前、后肌群肌肉力量、耐力和做功效率,以探究预防及对抗太空环境下失重性肌萎缩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40名18~35岁健康在校男性大学生,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和试验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每组20名。对照组刺激器指示灯遮盖处理,且装置开机但电极片不接触皮肤,3 s后装置自动关机;试验组穴位电刺激装置接通电流,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电刺激波形为疏密波,频率为4/20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两组受试者电刺激穴位点均选取双下肢的足三里、梁丘、太溪、复溜穴4个穴位,其中足三里、梁丘两穴位配对,太溪、复溜两穴位配对。干预频次:30分/次,1次/天,6天/周,持续2周。分别于试验第0天、第7天、第14天利用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各组受试者双侧小腿前后肌群60°/s相对峰力矩、180°/s相对峰力矩、180°/s平均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皮穴位电刺激1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双侧小腿前肌群60°/s相对峰力矩、180°/s相对峰力矩和180°/s的平均功率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均P > 0.05);但试验组双侧小腿后肌群60°/s相对峰力矩明显增长(P<0.01),180°/s相对峰力矩明显增长(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2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受试者双侧小腿前肌群60°/s相对峰力矩、180°/s相对峰力矩、180°/s平均功率仍未发生明显改变(均P > 0.05);但试验组受试者双侧小腿后肌群60°/s相对峰力矩、180°/s相对峰力矩和180°/s平均功率均显著增长(均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下肢足三里、梁丘、复溜和太溪穴2周可有效提升健康青年男性小腿后肌群肌肉力量、耐力和做功效率。

2025 年 04 期 v.36 ;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领域项目(HYZHXMX02002)
[下载次数: 8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技术方法

基于“一纲四目”理论的睡眠障碍中医辨治思路

陈蓓;吴堉伦;朱伟杰;蔡俊杰;张梦晗;林雪娟;陈逸梦;

本文立足于极端环境,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系统解析了昼夜节律紊乱、失重状态下的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环境变化所致的情志郁结、饮食排泄异常及六淫邪气等多重病机引起的睡眠障碍。提出调和阴阳为治则和纲领,以平逆气血、调畅气机、调和心肾、通调血脉为具体治法,形成“一纲四目”治法。同时,结合经典方剂的加减应用,形成一个具有多维病机的诊疗思路。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方药新用,推动了中医药在特殊环境医学中的深度融合,为极端环境作业人员健康管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解决方案,助力特殊环境医学向“防治结合”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型。

2025 年 04 期 v.36 ;
[下载次数: 19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实验研究

中医导引术对失重条件下健康状态的影响

武晓瑞;韩海军;刘军莲;范全春;郭立国;刘宇;王佳平;沈际洪;陈希宁;

目的 基于中医诊断仪检查结果,研究失重条件下习练中医导引术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失重条件下6名航天工作者连续习练中医导引术14 d,每天1次,每次8 min。通过数字化中医诊断仪和中医证候诊断量表采集习练中医导引术前后的中医望诊、脉诊和问诊信息,处理分析得到虚实程度、脉率、脉图特征参数h3/h1、h4/h1、t1、h1/t1数据,比较习练前后的变化。结果 与习练前相比,习练中医导引术后虚证程度显著减轻(P<0.05),脉率显著降低(P<0.01),脉诊参数h3/h1、t1显著降低(P<0.05),h4/h1、h1/t1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失重状态下习练中医导引术有助于增强心血管调节功能,纠正证候偏颇,调整机体平衡状态,对促进健康有积极作用。

2025 年 04 期 v.36 ;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领域项目资助(HYZHXM05004)
[下载次数: 1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中医嗅诊系统的低压舱、模拟失重志愿者口腔气味图谱初步分析

范全春;徐冲;刘军莲;武晓瑞;刘宇;王佳平;赵爽;李勇枝;

目的 中医嗅诊是中医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电子鼻技术模仿中医嗅诊系统,构建了支持电子鼻临床诊断的中医整体信息、特征气味图谱数据库分析人体气味,评估人体在模拟失重前后状态变化,研制人体整体功能评价的方法。方法 采用嗅诊采集设备采集普通志愿者、低压舱志愿者和卧床志愿者的口腔呼气嗅诊图谱,通过嗅诊分析软件提取嗅诊图谱的120个特征值,构建中医嗅诊模型算法,采用雷达图等分别分析了普通志愿者嗅诊图谱、低压舱志愿者图谱和卧床志愿者图谱,并结合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特征降维计算结果和嗅诊图谱统计信息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了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 (1)普通志愿者与卧床志愿者的t-SNE图谱数据几乎没有区分度;(2)低压舱志愿者与普通志愿者的t-SNE图谱数据有少部分重合,但绝大部分t-SNE图谱数据的可区分性明显;(3)低压舱志愿者与卧床志愿者的t-SNE图谱数据可区分性明显,无重合,且卧床的t-SNE数据聚集程度高,低压舱的t-SNE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较大;(4)低压舱志愿者和卧床志愿者的嗅诊图谱经过训练活动后都存在2~3个特征值大且变化范围大的传感器,共同变化范围较大的传感器为S6。结论 中医嗅诊可用于模拟失重环境机体健康评价,可能为未来在轨机体健康状态整体评价与评估提供参考。

2025 年 04 期 v.36 ;
[下载次数: 1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家论述

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勇枝;刘军莲;

本文对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航天中医药理论研究现状;(2)航天中医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3)航天医学问题的中医药干预研究现状;(4)航天医学问题的中医非药物干预研究现状;(5)中医药在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的应用现状。展望未来,面向载人登月、深空探测任务,创立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产品、太空制药,构建航天中医药学科。

2025 年 04 期 v.36 ;
[下载次数: 4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实验研究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内关穴对急性高原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李永平;陈秀萍;洒玉萍;童丽;任延明;郭义;

目的 通过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AKT(p-AKT)及Bcl-2等蛋白的表达,探究电针内关穴对急性高原缺氧性脑损伤的防治效应和保护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西药组(WM)、内关组(Neiguan)。采用低压氧舱构建急性高原缺氧性脑损伤模型。西药组采用胞磷胆碱钠灌胃给药,内关组予以双侧内关穴电针刺激治疗。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并计算阳性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AKT(p-AKT)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可见大量坏死的锥体细胞、细胞核固缩深染,血清神经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B及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显著升高(P<0.01),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海马组织中EPO、p-PI3K、p-AKT、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电针内关组脑组织坏死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有少量细胞核固缩并伴有深染现象,血清GFAP、S100B及UCH-L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目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EPO、p-PI3K、p-AKT、Bcl-2蛋白水平均升高(P<0.01)。西药组以上指标与内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内关穴能改善急性高原缺氧性脑损伤,可能与调节EPO蛋白的表达进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2025 年 04 期 v.36 ; 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0-ZJ-760);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藏医药科研课题项目(J2023003); 青海省2024年度“昆仑英才·高层次教育教学人才”项目
[下载次数: 5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本刊伦理审查的相关要求

<正>根据《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和我国《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原则,对本刊所有来稿作以下要求:一、凡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都需要获得志愿者、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及进行临床试验注册,并在文章中注明“本研究已通过XX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审查批准文号:XXXXXX)”。

2025 年 04 期 v.36 ;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征稿简则

<正>一、本刊报道范围1.航天医学相关学科:(1)航天基础医学——重力生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空间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2)航天实施医学——临床医学、中医药学、预防医学、遥感医学等;(3)航天环境医学——辐射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理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等;(4)航天心理学;(5)航天医学标准研究等。

2025 年 04 期 v.36 ;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消息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脑机接口专刊征稿启事

<正>《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双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系统反映中国载人航天领域最具“载人”特色的新型学科——“航天医学工程学”学术研究水平的唯一学术刊物。根据杂志发展举措,计划在2026年2月出版脑机接口专刊,由天津大学明东教授、东南大学刘澄玉教授、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刘爽教授担任专刊执行主编,以“脑机接口技术在航天、航空、航海、极地、高原等极端环境作业人员选拔、健康保障及认知增强中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期望为学界同仁提供脑机接口与航天、航空、航海、极地、高原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合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分享脑机接口在航天、航空、航海、极地、高原等极端环境作业人员选拔、健康保障及认知增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启发未来相关领域的创新突破。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踊跃投稿。

2025 年 04 期 v.36 ;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中医药在航海与潜水医学中的研究与展望

王迎冬;章明星;于艺;牛鑫;陈鑫;邱继文;郭义;

航海与潜水人员不适应海洋的特殊环境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船舶、潜艇远离海岸,医疗资源受限,目前主要采用药物防治相关疾病,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许多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使作业人员产生嗜睡、注意力下降或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影响远航任务的实施。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可调动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与适应外环境的能力,在防治疾病的同时,可调节全身脏腑功能、保障身体机能,确保作业人员的工作效能,且许多中医药干预措施简便易行,不拘泥于环境限制,对航海与潜水环境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本文对海洋特殊环境下机体的中医病机进行探讨,对目前中医药在航海与潜水医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中医药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航海与潜水人员的健康防护贡献中医智慧与方案。

2025 年 04 期 v.36 ;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领域项目资助(HYZHXMX02002)
[下载次数: 4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